梦经记|士大为bia
文/黎霄鹏
那是我皈依后的第一个年头里发生的事情。
说实话,在稀里糊涂地皈依之前,我并不知道皈依是什么意思,也不知道皈依仪式需要那么长时间,只是听大家相传极乐寺某日又有皈依法会了,要去看看。我就和我哥同步了一下信息,相约了那日一起参加。
当时纯粹属于随大流跟着去的,莫名其妙就到一个报到处领了一个皈依证,莫名其妙被赐了一个法名,莫名其妙随大家来到一个什么大殿,莫名其妙法会就开始了,莫名其妙又结束了,整个过程完全是蒙的。只记得中间间隔了很长时间,以至于我反应过来结束的时候,发现除了我和我哥还跪在那里之外,周围百十来号人早就瘫软在地,跪没跪相、坐没坐相、瘫没瘫相了。
从大殿出来已经过了中午,随大流散了,回家,看着那本小小的皈依证,觉得好像除了下次去极乐寺不用买票了之外,也没什么实际用途,就束之高阁了。直到某一天,无意之中想起来这件事,百度了一下“皈依”的词条,莫名其妙又跳到“地藏经”的词条上,大概了解了一下这本貌似很牛的经书,又点了一下什么链接,跳到了一个佛学网站。
网站很热闹,新帖很多,置顶的帖子都是一堆经书的结缘贴。我当时并不懂什么叫结缘,看帖子里展示了一本很帅气的《地藏经》印刷样本,说跟帖留下地址姓名联系方式的都有份,我就跟很多人一起接了贴。不到一个月,很快收到同样精美的经书,觉得很帅气。
下班我把那本经书带回家,左看右看,觉得这么精美的东西,不好好读读真是对不起了。于是翻开第一页一个字一个字虽不算虔诚但是很认真地读了起来,读着读着,还真读进去了,虽然有些话不是很懂,但是大概意思是通的。这本《地藏经》大致是讲了一个故事,是佛祖到三十三天的忉利天宫里面见自己的母亲,和母亲与诸位天龙鬼神描绘了一下地狱里的惨状,讲得头头是道,很多天神都潸然泪下,同时又被发愿“地狱不空誓不成佛”的地藏菩萨所震撼。
那天晚上,我哥回来得很晚,我也忘了做饭,完全沉浸在经书里面。遇到不会的字、不懂的词我就开手机查百度,这样磕磕绊绊大概看了四个多小时,经书完满地看了一遍,就合上了。记得当时已经晚上九点多了,有点小困,直接翻身就睡了,这一睡,很快就到了梦境里。
梦境里一睁眼,是一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,不是地狱,是一个人间小镇。确定是人间,因为在电视和书籍上看过那种风情,类似于以色列什么的那种国家的城景;说是小镇,是因为规模小,首先街道都很窄,仅能容两三个人并排走过,脚下的路都是哈尔滨中央大街那种面包石铺成的,两边的建筑也很奇怪,最高没超过三层楼,都是清一色泛黄的一种土质材料造就的,不知道里面的材质是石是木,但建筑表面好像都被喷上一层黄沙,或者说刮了一层黄油的那种质感,或者换句话说,整个小镇像是从沙漠里雕刻出来的也很贴切。我做梦从来都是带颜色的,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说梦境是黑白的。
话说回来,那土黄色的小镇很空,但不是空无一人,到处都是酒红色或藏蓝色的布蒙着头的人,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,无声地走来走去,有一人独行的,有两人并肩的,但没看到任何一个人的脸,无论买朝那个方向走,看到的人都是背对着我向前走的。而且周围的建筑无论是店铺还是住宅人家,都关着门。我正感觉奇怪,突然看到路边有个建筑的门开着,就走进去了。
一进去我就傻了,因为那屋里站着一个中国人,个子还没我高,是个腆胸凸肚的大黑胖子,就是武侠剧或者古装剧里总能看到的那种屠夫或者伙夫的形象,很粗糙,甚至可以说有点野蛮。肚子圆鼓鼓油腻腻的,袖子挽到了胳膊肘上面去,胳膊很粗壮,五短身材,光头,脑袋上还扎着一圈麻绳之类的东西,好像是防止汗液掉下来的。一直到多年以后我看陈凯歌《妖猫传》里的安禄山,那气质跟梦里的胖子特别相似。
他看着就是个伙夫,正靠着一口锅熬东西,那种农村才有的大柴锅、大柴灶。锅灶都在屋子中央,屋子看不出是人家还是饭店,总之除了这么一口锅灶之外啥都没有。我正在打量这屋子的时候,伙夫操着一个铁灰铁灰的长柄大铁勺跟我说话了,言语有点自来熟,甚至可以说有点粗野:
“哟,小伙子,来了就吃一碗吧,刚出锅正好。”
也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,我当时竟然还真有点饿了,看了一眼那锅里的东西,没看出来他熬的是什么。咋说呢,像一锅疙瘩汤,起起伏伏黏黏糊糊的那么一大锅,但是颜色又太深了,好像谁往里掺了黄米,或者说掺了半锅黄沙也不为过。我正在仔细辨认那是啥,那脑袋大脖子粗的厨子就那碗给我盛了一大勺锅里的东西,冒着热气递到我跟前,张口提了一个问题:
“小子,你也读过书的,平时也爱涂涂抹抹写点东西是吧?我考你个字,看你认识不认识——上面一个士兵的士,下面一个大小的大,上士下大,这字念啥?”
当时我正很认真地想这个问题,脑袋转着,稀里糊涂就把碗接过来的,碗里的热气一下子就消失了,也并不烫手,但我来不及好奇这些,还在想那个好像根本没遇到过的字念啥,心想这字也不难写,加在一起都没几笔,也诚然是个汉字,咋就想不起来念啥了呢?
就在迷糊的时候,那胖子站到我旁边,慢悠悠地说:
“告诉你答案吧——上士下大,这个字念bia,记住了,‘士大为bia’!”
我正在迷糊,胖子把碗递给了我:“喝一口吧,喝一口,有好处。”
他这么一说,我条件反射地就端起碗喝了一口那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,这一口到嘴里可不得了,突然之间脑袋就停转了,什么字谜都顾不得猜了,因为我突然很想吐。
特别想吐,就是那种胃里嘴里翻江倒海、得赶紧找个马桶之类的东西否则下一秒就要完蛋的那种心情。碗是放回到他手里的还是扔到地下的我全忘了,当时就一个念头:要吐去外面吐,绝对不能吐到人家屋里,那太恶心了。我夺门而出,站在街石上的一瞬间,我一张嘴哇地一下吐出去了。
你们体验过农药中毒吗,我小时候吃过一个没洗净的西红柿,上面带着农药,我完全不懂,擦了几下就吃了,结果当天夜里每隔十几分钟就会发作一次、那种突如其来完全不打招呼,也根本忍不住的喷射状的狂吐。我当街一口吐出去还没结束,就感觉嘴里像炸了一窝苍蝇,赶紧又吐,我怕给人家门前弄脏了,还在街上跑了两步,可以说是边跑边吐。
吐了几口,我就感觉浑身无力两腿发软,一下就跪在街面上了,然后就觉得天旋地转、眼前发黄,好像起了沙尘暴。我正要当街晕倒的时候,头顶的天空里突然炸响了一个声音,正是刚才那个胖子的嗓音:
“回去读经吧,多读,有好处!”
然后我就彻底昏死过去了,然后下一个动作就是突然一睁眼,我躺在自家床上,屋里还开着荧光灯,我哥还没回来,时间显示晚上九点多了,旁边还放着那本我刚读完的装帧精美的《地藏经》。
然后我就起来了,收拾收拾东西,把经书放在一个稳妥的地方,给我哥打了个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,然后做饭。这件事我也没和他说,以为我觉得邪门儿。真正事情发生转机是第二天,第二天我坐71路上班的路上,拽着车里的吊环晃晃悠悠的时候,突然脑袋里咔嚓一声对上了——
上士下大,士大为bia,这是个字谜不假,但哪有什么bia啊,‘大士’这个词在佛经里根本就是‘菩萨’的意思,这是那晚我在读《地藏经》的时候遇到的生僻词,用手机百度了一下之后才刚学到的。没想到梦里那胖子把前后两个字换成上下排列我就完全绕进去了,就这点智商我还在那解字谜呢!
现在想想想,梦里那胖子就是某个‘大士’的化身了吧,是不是地藏我不知道,但起码,他用一个巧妙的方式让我没有当场识破他,而是让我时候顿悟过来。这样的经历,也真够《西游记》的了。
从那以后,我被吓坏了,不敢不读。之后的每一天,我都读《地藏经》一遍,这个习惯我持续了将近四年。
黎霄鹏长出了一口气,结束了他的故事。
“读经之后梦里狂吐,这种经历我也有过。”昊师父的脸上很平静,“也是读地藏,晚上睡了,梦里来到一个漆黑的地方,没有天地之分,没有上下左右的概念,但是目光所及之处很明亮,我面前站着一个彩衣飘飘的仙女,正在给一株长得很像芝麻的植物浇水。看到我,就朝我笑笑,指着那株植物抽出的麦穗一样的部分问我:你敢吃吗?”
“我看看那麦穗一样的东西,是一株种荚,种荚上的每一颗都已经绽开外壳,壳里面是一颗像黑瓜子似的种子。我说这有什么不敢吃的呢,拿手捏出来一颗就像嗑瓜子那么嗑了,但里面并没有果仁,而是在嘴里炸开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,就像你刚才说的,好像嘴里炸了一窝苍蝇。”
“然后我朝着那仙女的方向一口就吐出去了,她躲闪得很快,或者说好像会瞬移,在一边看着我的惨相哈哈大笑,还在旁边鼓励我说:吐吧吐吧,吐得越多越好,一定要吐干净了哦!”
“不用她叮嘱,我倒是非常想吐干净,因为嘴里那感觉太难受了,像吃了一大把跳跳糖,在嘴里面乱飞乱撞。我吐着吐着就醒了,睁眼躺在自己的床上,感觉腮帮子都麻了,嗓子眼里莫名还有点恶心的感觉,但是每到一分钟很快就消失了。”
“后来我跟我的师父交代了一下这梦境,师父说他也做过好多次,这是一种‘消业’的行为。人读了经书之后,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消除身上的业障。所谓‘业’,说白了就是某种积分,每个人身上都带着这些积分,这些积分决定着你是谁、从哪里来、到哪里去,积分分为三种:善业、恶业、无计业。刻意地去杀生是恶业,成人之美的善行是善业,挥了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这种无所谓善恶的是无计业。每个人的每个行为,包括行住坐卧走吃喝拉撒睡的行为都会产生大量的积分,所谓身、口、意三业,即身体行为、口出所言、思维所想这三方面,随着我们的每分每秒都在增加各种积分。善业多了就是善人,恶业多了就是恶人。而我们梦里狂吐的遭遇,就是一种消业,消的是口业。”
“可是,我看到经书上说业报是无法消除的啊,做了什么事就是做了什么事,虽然可以忏悔,但业报犯下了就是犯下了,不可回溯也不可抹除,这又怎么解释呢?”小赵良提出了一个问题。
“业确实是不会消除的,错事做下了就是做下了,不可更改。我们常说的消业,其实是消除业障,也就是恶业给你带来的种种阻碍。举个例子:譬如食物中毒了,毒素被身体吸收,洗胃也无济于事,中毒了就是中毒了,这是业。但你可以尽快去医院获得救治,让中毒的结果不足以达到最糟糕的程度,尽可能地止损、同时引导一切向尽可能好的方向发展,而不是被困在原地,这就是消除业障。消业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态度,一种你对恶行的态度,是放任不管还是正面处理?这就是发心。”
昊看看对面的黎霄鹏:“就像他刚讲的,之前对这一切都稀里糊涂、放任自流,但读过一遍经书之后,给自己种下了一个业,这个业催生出一个梦境,让他获得了一次沉浸式体验,体验过后,他发奋精进,每天都读一遍地藏经,之后又上了路,这么多年系统地学习了很多经典,让自己对这一切不再稀里糊涂——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消除业障的过程。”
“地藏经确实是一本神奇的经书。”王锦飚在一旁听得感慨起来,长出了一口气:
“我虽然不像小鹏读过那么多次,我只读过一次,发生的事情就足够让我震撼了,到现在想起来我都在后怕……”
敬请关注|梦经记|第三章:《素未谋面的亲弟弟》
0コメント